據外媒報道,營銷數據初創公司Habu近日宣布已獲得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。
目前國內企業多圍繞前者展開服務,比如36氪曾報道過的Convertlab,在2017年時其業務底層是一個客戶數據管理平臺(CDP),幫助企業把不同渠道的用戶數據標準化之后整合在一個平臺上。接著平臺會連接多個觸點,搜集用戶的行為數據并分析其活躍度,建立標簽和用戶畫像。隨著業務迭代,這家公司在2019年發布的營銷云3.0由四個子產品構成:CDP客戶數據平臺、MAP營銷自動化平臺、CEM/CEP客戶交互平臺、DAC數字分析中心。創立于2011年的創略科技的解決方案通過提供智能客戶數據平臺NEXUS和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IQ等產品,幫助客戶進行數據收集和大型數據集的處理、分析等。在國外,這一領域的競爭者還有成立于2014年的企業客戶數據分析平臺 ActionIQ ,可以匯集各類渠道(如 CRM、企業電子郵件、網站的點擊數據)的客戶數據幫助企業營銷。
Kilmartin表示,許多公司的首席營銷官仍在努力在每個階段、向每個渠道的潛在客戶傳遞個性化消息。而Habu的創建就是為了解決“仍然難以捉摸”的營銷挑戰,并為客戶提供全渠道的消費者信息服務。
在super {set}之外,Habu的資金還來自Ridge Ventures。盡管Habu才剛剛公開發布,但它已經在CPG(高頻消費品)和媒體行業擁有客戶。
在數據管理領域中,CDP(Customer Data Platform)和DMP(Data Management Platform)都屬于以顧客為核心的數據管理平臺。但前者常被認為是MarTech(營銷技術)領域的解決方案,聚焦于已有客戶、潛在客戶和會員體系等的運營和再營銷。而DMP傾向于解決前端營銷獲客問題。
因此,Habu并沒有嘗試建立另一個營銷平臺。相反,該公司將其核心產品描述為“營銷數據操作系統”,可以與上述云一起使用,將公司的客戶數據跨平臺整合在一起,然后提供使用該數據進行個性化營銷的自動化見解和建議。 并且這一產品會以符合GDPR和CCPA等隱私法規的方式操作。
目前,Habu的軟件可以獲取營銷商的客戶數據以及Google和Facebook等平臺的數據。 Kilmartin表示,這些平臺仍是許多營銷人員的“盲點”,并且品牌并沒有很多數據科學家,但“他們擁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API和框架”。
這家公司由Krux創始人Tom Chavez和Vivek Vaidya創建的工作室super {set}孵化而出。實際上,Chavez是Habu的董事長,Vaidya擔任首席技術官,其前Krux同事Matt Kilmartin(曾擔任Salesforce消費者互動平臺首席客戶官)是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。
Kilmartin認為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有三,首先這一領域正受到新隱私法規的挑戰,其次許多營銷工具都難以整合主要數字廣告平臺中的數據。最后是大型營銷云的局限性(包括Kilmartin的舊雇主Salesforce),“他們將所有自己買來的東西拼在一起,目標是讓所有人都全神貫注?!盞ilmartin說。